传感器

GIS是“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”的缩写,中文译为“地理信息系统”,是指把用于不同目的的各种信息在地图上进行可视化的系统。此类与空间中的地点或区域的位置信息相关连的信息,即有关事物或现象的信息则被称为“地理空间信息”。例如,根据不同目的,用不同颜色显示某个区域或地点的人口分布、地价、建筑物的属性信息、水灾时的浸水程度等;或将人与物的移动、气象的变化等流动性信息可视化;亦或叠加显示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。以此可将多种信息同时可视化。这样一来人们就能够直观地掌握所需的信息,从而实现快速且复杂的分析和判断。
GIS的活用目的多种多样,除了城市规划、灾害时的防灾地图、防灾计划,生活基础设施的监测等以外,还可以用于评价从房地产建筑物到车站等处的交通便利性,以及商业设施开店计划所需的商业区分析等方面。
另外,在贴近我们生活的场景中,汽车导航系统和智能手机的地图应用程序等可以说是GIS的代表性服务。此类应用程序是将建筑物的信息和交通状况等地理空间信息,附加并显示在通过GPS获取到的地图中的地点以及区域上。
过去,GIS大多都是2D显示,随着技术的发展,3D显示也开始被广泛使用,它能根据使用目的,让地理空间信息更易于理解并可视化。现在智能手机的地图应用程序等也能轻松地利用3D显示的服务。
然而,代表性服务中的3D显示,是用几何形状(三角形或多边形)构成地面状态的3D多边形的“几何模型”,所以地形、建筑物、相邻建筑物、街道等都是以不加区分的状态被可视化。因此,很难将位置信息、3D数据和详细的地理空间信息高精度地结合起来。
例如,细致分析和模拟城市规划、防灾计划等以及实现智能城市,城市的数字孪生化则必不可少。在这个高端的用途中存在的课题是,要制作准确且精细的3D数据作为根基,需要花费很多工时和费用。在这个背景下,开放且高精度的3D城市模型的必要性逐渐提高,各国都开始进行数据的整备和活用。
除了国家和地方自治体,如果企业和个人等各种人士要把3D数据用于多样化目的,必须的条件就是要遵循共同的平台。为此,采用地理空间信息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团体OGC(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,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)作为国际标准制定的“CityGML”,就可以使3D城市模型的数据在日本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。
另外,在CityGML中,除了以往统一由几何形状构成的“几何模型”外,还采用了“语义模型”,将各建筑物和街道进行区分定义,并分别赋予了高度和属性信息,因此就可以应对需要细致性和高精度的高端用途。
“PLATEAU”是符合CityGML的3D城市模型的开放数据,由日本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机关国土交通省主导。日本为了实现Society5.0(超智能社会),所以公开了“PLATEAU”。PLATEAU虽然起步晚于先行活用CityGML的各个国家,但作为超大规模的开放式3D城市模型(参考日本行政机关国土交通省报道公布资料/2022年8月),覆盖了日本全国56个城市、约1万Km²面积、约1千万栋建筑物,并一直在不断更新和扩大使用案例。
PLATEAU主要由以下3种数据构成。
一种是从飞机上用激光轮廓仪“航空测量”出的高度数据和“航空摄影”到的图像数据,以往主要用于2D数据制作。另一种是地方自治体和市町村制作的2D地图数据“城市规划基本图”。还有一种是根据《城市规划法》,通过“城市规划基础调查”所调查出的丰富数据,包括各建筑物的属性、构造、规格、种类、建筑年数等,以往主要在地区内使用。
因为从零开始构建3D城市模型会花费巨大的成本,所以像以上这样,将过去调查和获取的有效数据挖掘出来,并活用在3D城市模型这一新的格式中,从而使3D城市模型的构建费用得到了大幅度削减。
另外,在PLATEAU中,不仅能下载可应对各种3D图形用软件的开放数据,还公开了在Web浏览器上能够显示任意区域和地点的3D模型及各种信息的“PLATEAU VIEW”(图1)。
符合国际标准CityGML的3D城市模型PLATEAU的开放数据支持多种应用程序,也可用于商业用途,因此除了日本政府和地方自治体,所有行业的企业和个人创作者等,任何人都可以将PLATEAU的开放数据用于多样化目的。
另外,开放数据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,它可以根据不同目的,使用与坐标高精度联动的3D模型以及建筑物的纹理和其属性信息等。由于开放数据与坐标高精度联动,因此可以准确地将目标数据分配到目标区域和目标位置的3D模型上。这样就可以活用在各个方面,例如更高端的模拟、城市规划、现实社会与网络空间联动的数字孪生。同时,还可以活用在采用精细3D模型游戏用3D背景和采用高精度VR(虚拟现实)/AR(增强现实)的娱乐和交流等方面。
此外,在CityGML中,可以通过LOD(Level of Detail,多层次细节)这一概念,将3D对象的详细程度进行集中管理。现在,CityGML由多达4个阶段构成,包括从使用立方体形状的对象来表现建筑物的LOD1,到除了建筑物外观的细致性以外,还可以连接室内3D数据的LOD4(图2)。以往的3D对象针对比例尺的变化容易变得复杂化,而现在已经可以集中有效地管理、存储和利用同一对象的不同详细程度的数据。这样一来我们俯视到的城市和近距离看到的建筑物,乃至建筑物内部都能实现无缝3D显示。例如,可以进入网络空间的商业设施实际购物,实现这种商业的数字孪生化。
此外,CityGML还具有一种叫做ADE(Application Domain Extension, 应用领域扩展)的功能,可扩展地物及属性定义。它可以根据不同目的,添加相关信息(图3)。并且,遵循ADE的格式而扩展的信息还可以用于其他目的和用途。
下面,以PLATEAU的使用案例为基础,按照不同目的为大家介绍以CityGML为格式的3D城市模型的活用范例。
以上重点列举了对城市和人们发挥作用的DX(数字化转型)的活用范例。另一方面,要监测城市并获取数据,以及开展业务自动化,数据通信则必不可少。而要进行数据通信,必须使用电子设备。在探讨这些设备的高效运用时,也可以活用通过3D城市模型进行的模拟和数据。
例如,在进行人流监测时,不能毫无限制地设置传感器摄像机。因此,可以使用3D城市数据进行模拟,探讨传感器和摄像机的设置计划,可有助于用有限的台数进行高效传感并获取数据。
另外,在无线通信方面,基站配置计划必不可少,在制定计划时也可以活用3D城市模型进行分析和模拟。并且,在今后有待扩大导入的物流无人机的飞行模拟方面,3D城市模型的活用也备受期待。如果能从具备各建筑物高度信息的3D城市模型中,选择安全的立体飞行路线,就能解决人工进行现场调查的工时问题。
如上所述,CityGML标准的3D城市模型并不局限于政策、计划、服务等方面,硬件和设备所需的规格、运用方法的探讨等,各种活用方法都将受到期待。3D城市模型的活用,是实现真正的数字孪生的重大进展,随着使用案例的增加,3D城市模型一定会成长为更加丰富充实的开放数据,让所有行业和所有身份的人都能以新的构思广泛活用。